人生的智慧 —— 涉逐哲學的漠土

sea, fishing, tranquil-2565573.jpg

最近的生活不知怎麼的,有點找不到方向。也許是又回歸了臨床工作的生活,固定的時間上班、看病人、開晨會、跟老師查房、打病歷、處理病人問題、下班……有些兒的單調與枯燥。下班時候的眼神呆滯、時不時拿起手機滑現動看影片…等,反而加深了另一層的寂寞感

有天值班完回家,不經意看見書架上放了好久的一本書《人生的智慧》,這書是以前高中班導送給我的,放了將近十年了吧,書頁都泛黃了。一直沒有契機翻開的書頁,如今翻開它了。讀了一小部分,覺得雖是哲學,文字有些敖口,但又對於向我這樣沒又背景的人來說,還算看得懂,且書中的觀點對生活、心態上蠻有幫助的,所以想在這裡一點一點地分享給大家,一部分是幫助自己理出書中的內容,另一部分是希望可以對各位有些幫助。


進入正題:

第一章|基本的劃分

此書一開頭就將決定命運根本地三項內容列出來:

一、人的自身 (個人性的東西:健康、氣質、道德、精神智力、潛在發展)
二、身外之物 (財產、其他佔有物)
三、人向其他人顯示的樣子 (= 人們對自己的看法) (名譽、地位、名聲)

又以第一項最為重要,也是一個人是否幸福的關鍵

儘管都是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,但每個人到底活於哪樣的世界,取決於各個人對這個世界的理解。現實生活 (當下經歷的每個片刻)其實是由「主體」+「客體」所組成。一個完全相同的客體,會因為主體的不同而建構出完全不同的現實。就像是同的風景,用糟糕模糊的相機或是高品質的相機拍攝。

我們時常會把焦點放在運氣、所擁有的財產、在他人眼中的樣子……情緒正向與否,時常因為外在的環境而波動起伏。但若是內在豐富的話,其實根本不需要杞人憂天地焦慮運氣的好與壞。接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,因為我們的內心是豐盈的、是自由的。

蘇格拉底在看到擺賣的奢侈物品時,說道:「我不需要的東西可真不少啊!」

因此,回過頭來看前面的三項內容,第一項是主體,二、三項是客體。對於生活的幸福而言,我們自身的想法、精神、健康才是最重要且關鍵的。在現代的社會中,好多人被資本主義綁架,一味的追求金錢、成天辛勞工作,盤算著如何增加財富,而一旦脫離掙錢的領域,便是一片空白。

又或著是說,現代人投入大量時間、勞力成本在工作上,下班之後需要用大量的感觀刺激、娛樂、購物來彌補上班時後的空虛。這樣的情況,作者認為,其實本質上都是源自於「無聊」—— 精神上的貧乏和空虛。

返回頂端